首页 - 神途资讯 > 赛先生早已在春秋时代离开中国,回来了吗?

赛先生早已在春秋时代离开中国,回来了吗?

发布于:2024-11-03 作者:admin 阅读:87

最近《羋月传》热播,土人也在追剧,以至于好久都动不了笔,实在是有点对不起读者。

话说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宽松的时代,也是中国文化上最为辉煌的时代。孔孟二子、老子、墨子、韩非子、鬼谷子这些思想家虽然政见不同,却可以同场竞技,没有人禁锢他们的思想在各国间传播。当时的中国如同现今的欧洲,有几十个甚至上百个诸侯国,张仪可以在六个国家为相,而在自己的国家不受重视,可以到别的国家寻找机会,这真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没有权威的压制,也没有威权的阻碍,哲学上百家争鸣可以媲美古希腊的时代。春秋时代的快速进步使中国跨过了奴隶社会步入封建社会,一部《东周列国志》几千个人名,撑起了这个时代的脉络。

身为一名编外科学爱好者的土人这次想探讨一个不太招人喜欢的话题,中国的科学精神是什么时候丧失的?而现在中国是否已经有科学精神?很遗憾,对于前一个问题,显然答案是春秋之后,焚书坑儒后中国再无赛先生。而对于后一个问题,土人的答案是否定的。

先不忙着争论,我们先聊点别的。

何为科学精神?

科学家的使命是为宇宙和人类寻找更好的解释,在寻找解释的过程中产生了无穷的知识。而每次获得的解释会颠覆之前的旧解释,但也可能被下一个科学家发现的新解释所颠覆,所以要鼓励科学精神,最最重要的是要勇于颠覆权威。

举例来讲,开普勒发现的轨道理论颠覆了旧的地心说,而牛顿发现的地心引力学说则推翻了之前的旧学说,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又完全颠覆了牛顿建立起来的完整体系,而爱因斯坦的解释就是宇宙的终极解释吗?也未必,可能未来会有一位新的天才科学家会颠覆以前的一切解释,但这并不意味着以前科学家们做出的旧解释错了,一切都在循环进步。

如果没有敢于颠覆权威的体制,科学精神不会存在,如果政治挂帅,科学也没有存在的土壤。

五行学说是中国本土对物质组成最经典的好解释,但并不意味着它没有更好的解释,当元素周期表诞生以后,事实上已经出现了更好的解释,而物理学更进一步,把分子切割为原子、电子甚至夸克层面,目前最新的科学成果是已经成功测量出中微子的质量,虽然宇宙中还有80%的暗物质没有被人类搞清楚,但是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将会不断揭开物质组成的秘密。

中医经络理论也是中国对世界医学的巨大贡献,在几千年内都是对于人体运行更好的解释,但是现代医学继往开来,已经将医学研究推进到细胞层面,拘泥于旧解释缺乏突破,是中医最根本的问题。

一切皆知识

最近还有一部热播的电影《火星救援》,马特.戴蒙在火星上种植土豆使自己存活下去,这就是知识的力量。有了足够的知识,人类也许可以在火星上生存,甚至可以走出银河系,大家可能觉得这是遥远的将来,呵呵。

《火星救援》中,马特.戴蒙在火星上种土豆

人类发源于东非大裂谷,从这里生根发芽逐渐走向了全世界,可是如果让你现在去东非大裂谷,什么都不能带,你能够生存下来吗?如果你不具备荒野求生的知识,你无法生存。从欧洲去往美洲的之一批移民,一年后的死亡率高达60%。地球其实并不是一开始就适合人类生存,是知识帮助人类战胜了自然,从发现火,到发明狩猎的工具,到车轮用于运输,还有用兽皮取暖,直到发明农业的生产方式,才使人类迈出了原始社会。

知识是人类进步的源泉,人类终将迈出地球,迈出太阳系乃至银河系,这都有赖于获取相应的知识。而知识的共享和传播会反过来加快知识生产的效率,引发真正的知识大爆炸,互联网正在加速这一过程。

金庸小说的永恒主题

大家觉得是什么?土人觉得除了 *** 丝的逆袭外,那就要算是武功秘籍了。

每部武侠小说里都有一部或一些武功秘籍,从九阴真经、九阳神功、独孤九剑到葵花宝典,每部武功秘籍都由一些神秘的知识点组成,以至于每个 *** 丝,哪怕如郭靖那样资质愚钝的人都能成为绝顶高手。

郭靖练《九阴真经》练得最全

所有的武功秘籍都是由一位天才的古人所发明,而每个拥有它的人都生怕被人抢走。我们不妨反过来想一想,如果所有的武功秘籍作为专利共享给全世界,会对中华武学造成多么重要的影响?

可惜,以上所有都是虚构,中国历史上所有的神奇武功不是失传了,就是停滞不前了。古人发明的神奇功夫,被不肖子弟们浪费了,湮灭在历史中,这是谁的错?

没有后人的持续创新和发展,守着老祖宗那点遗产,注定是没有前途的。

所以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少林比武当牛逼了,因为少林有藏经阁,奉行知识共享机制,所有的十八般武艺易筋经洗髓经,弟子只要有意愿,就可以一步一步练上去,偶尔出个资质出众的天才,还会创新出新的功夫进入藏经阁,而武当只会师授口传,所以张三丰之后一代不如一代,再无大师。

刘德华学“变脸”的遭遇

还记得当年刘德华想学变脸被拒的遭遇吗?变脸作为一门四川特有的表演知识,也已经在失传的边缘了,因为这门知识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

作为一门类似于某种魔术的表演知识,土人相信变脸的知识点并不是很高深,且已经没有太多实用价值了。而就是这样一门知识,还要藏着掖着,宁愿失传也要拒绝新鲜血液的加入,也许这就是复兴革新这门古老知识的历史契机,更多的人有兴趣的话也许会加快这门技艺的创新也说不定。

中国人压根就理解不了“开源”这件事

辛辛苦苦研究出一门知识,为什么要共享给别人?绝大部分中国人绝对理解不了这件事,还都认为这些人是傻子。

中国的所谓原创IT技术几乎都来自开源,土人会乱讲吗?从、MySQL到,还有华为设备里的协议栈,小米的操作系统,无人机、机器人、智能硬件,各种号称国产操作系统的Linux内核,自从马斯克开源了电动汽车,中国一夜之间冒出来无数智能汽车原创团队。去翻翻这些年的核高基项目、各种IT科研项目,哪些不是抄抄开源项目,拿过来能搭起来稍微换个皮,就能拿几百万甚至上亿的国家基金,居然都号称自主原创。

特斯拉CEO马斯克

不要说IT领域,其他领域又如何呢?看过一本书叫《有趣的制造》,讲述了很多工业制品的工艺研发过程,从电灯、牛仔裤、螺丝、安全气囊到奶粉,中国虽然有四大发明,但是为现代工业提供了哪些贡献呢?我们工业化的过程中,从最初的纺织工业、轻工业、重工业、信息工业、能源工业,哪些制造工艺是国人原创的呢?

中国人理解不了的是,正是开源这种知识共享的环境孕育了大量创新人才的加入,使整个社会步入加快知识生产的循环,使中国人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等着抄别人的作业。比如高铁, *** 确实为中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将高铁技术成功地引进消化,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美国正在研发的,德国还在耕耘的超高速磁悬浮,还有更多高速运输科技还在实验室里,人家还在不断跨越新的技术高峰,源源不断的新知识正在别人的实验室里快速地生产出来,下次你还能如愿抄得到作业吗?

资源错配

这次的诺贝尔奖为中国赢得了零的突破,青蒿素确实是中国在计划体制下运用人海战术成功的一个范例。另一个是人工合成胰岛素,土人觉得也完全当得起诺贝尔奖,但是这次的屠呦呦获奖却是对中国的科学体制的一次打脸,因为屠曾多次落选院士。

屠呦呦

如同中国的奥运金牌体制一样,运用国家力量去全力做一件事,确实能够取得不错的成就,还比如两弹一星,比如南水北调。可是,由国家主导科技研发的方向,会造成严重的资源错配和浪费。

比如现今的所谓核高基项目,基本上都被院士背后的知名高校、研究所和国企瓜分,实际成果如何呢?有限的科研资金,变成了校园里一栋栋崭新的建筑,流进了院士们开的公司手里,真正有创新能力的团队却拿不到支持的资金,以至于科研造假事件频频发生。其中的资源浪费现象,不知道科学家圈子里有没有同感呢?

中国没有鼓励能够颠覆权威的环境,无法颠覆权威就无法真正地创新,就不存在科学精神,中国人只能继续象古代人一样,靠老祖宗的遗产过活,靠抄外国人的作业过上现代的生活。

知识产权保护有多重要?

知识共享的前提是知识产权保护,这一制度设计是将利他和利己完美结合的产物。于是有了专利制度,有了科研期刊与论文检索,有了各种科学会议与评奖,这都是为了加速知识的生产和应用。

西方从工业革命以来,进入了知识创造的黄金时代,从瓦特发明蒸汽机开始,众多科学家和工程师在其基础上发明了轮船、汽车、纺织机、各种机械,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各种依赖于电力的电器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直到最近的纯电动汽车则有望使人类有可能摆脱化石能源的直接使用。而中国从秦朝开始,就进入了长达两千年的静止社会,劳动生产率停滞不前,明朝后甚至开始倒退,自废武功,比如自行废弃了先进的航海技术和火炮装备。在思想上长达两千年的禁锢,除了孔孟学说别的一概罢黜,新的思想被认为是异端,悲哀的事实是连咱们立国的理论也是抄了德国人的作业,难道是我中华真的无人吗?

缺乏知识产权保护,所以大家有了创新都藏着掖着不敢示人,刘德华学不到变脸,我们也学不到独孤九剑,自然就没有更多人将这些知识发扬光大,做进一步研发,更上一层楼,因为一门复杂的知识体系,不是靠一个绝顶高手就能写就的,而是靠几百上千的绝顶高手共同合作一起成就的,比如量子物理,比如集成电路,比如医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很伟大,但是背后有无数实验物理学家设计了无数的试验去证实它,这样的体系才足够伟大。而我们,却连葵花宝典与自宫的必然性联系都没人研究过。

赛先生(科学精神)还会回到中国吗?

也许会,也许永远不会。

我们可以看到,有很多国家虽然很有钱,但是他们不会创造任何科学知识,他们的所有武器还是要问别的国家去买,比如中东产油国们。我们应该庆幸中国比他们要好点,还知道要努力学习别人的知识,从模仿者到真正的自主创新,也许需要漫长的过程,也许只需要一步,但是在启蒙远远没有实现的中国大陆,要走出这一步也是很难,很难。

也许承认中国不存在科学精神这件事对大家来说很难接受,但是土人只能说事实就是如此,没有就是没有,也许我们可以直接取消两院院士,也不会对中国的科学技术发展有太大影响,反而有可能会促进创新也说不定。同样道理,可以取消所有国家的资助基金项目,让这些人去说相声,也许更好。

擅长拷贝也不是一件丢人的事儿,至少还有很多国家连这都学不会呢!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