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神途资讯 > 一月出海快讯|游戏出海或成为2024年风口,Temu位列美国应用全年下载量之一,亚马逊中国不再提供Prime会员注册

一月出海快讯|游戏出海或成为2024年风口,Temu位列美国应用全年下载量之一,亚马逊中国不再提供Prime会员注册

发布于:2024-10-15 作者:admin 阅读:96

观察跨境那些大小事儿…

2024/01

01

中国游戏厂商出海势头正旺,

2023年自研游戏出海创收163亿美元

据伽马数据发布的《2023年中国游戏出海研究报告》显示,2023年全球游戏市场总体规模回暖。2023年的全球游戏市场规模为人民币11773.79亿元,同比增长6%。全球移动游戏市场规模为6062.67亿元,同比增长1.98%。中国自研游戏在海外市场的实际收入是163.66亿美元。

这份报告还显示,中国移动游戏出海的收入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韩国、德国等国家,2023年尤其是在日本和韩国市场,中国出海移动游戏实现了正增长,在疫情结束之后,回暖表现非常明显。

纵观中国游戏大厂,2023年第三季度,腾讯公布财报时披露,其国际市场游戏收入为133亿元,同比增长14%,占比已经提升至29%(2019年第三季度时占比仅为10%)。2023年,网易游戏出海的动作更密集:4月,在巴塞罗那成立了 Point ;5月,在加拿大成立了Bad Brain Game ,5月底又在日本与知名游戏制作人市村龙太郎成立工作室。完美世界作为早在2006年就成为之一批出海的中国游戏公司,其游戏公司CEO鲁晓寅认为:“海外不能是单纯的发行,海外发行只是一个手段,最终目的是希望中国游戏能够走出去,能够在海外推广中国传统文化,有更多人知道中国游戏产品,有更多的影响力。”

02

亚马逊已经连续六年

成为美国人首选购物平台

在网购目的地方面,亚马逊继续占据主导地位。亚马逊已经连续六年成为美国人首选购物平台。调查显示,在2017年,仅有35%的美国人将亚马逊视为首选网上购物目的地。而今年,这一比例升至74%,与去年持平,但略低于2019年的更高水平。

最新的CNBC全美经济调查发现,57%的美国人将网上购物列为他们购买圣诞礼物的头两个首选目的地。另外,总体而言,每位美国人平均将花费1300美元。CNBC指出,在2006年,将网上购物作为首选目的地的人数比例仅为18%。在2020年疫情爆发时期,这一比例达到了55%的历史更高水平。2022年,这一比例降至51%。而今年,这一比例再次创下了新高。

调查发现,网购人数激增的原因可能与折扣优惠和通货膨胀有关。今年,打算进行更多网上购物活动的人群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50岁及以上的女性,这一群体的支出比整体水平更低,并且更加关注通货膨胀和整体经济状况。不过,与18至49岁的年轻女性相比,这一群体的网购量较少。此外,收入低于30000美元以及计划仅花费200美元的人数,较去年同期也有显著增加。

03

2023年欧洲电商市场规模超8000亿美元

尽管欧洲许多地区的经济和电商业务发展呈现出增长放缓甚至负增长的态势,但不少国家的快递运营商仍然做到了逆风崛起,交出了一张高分答卷,旺季包裹量再次创下了新纪录。

根据奥地利邮政透露的消息可知,12月份公司单日投递量超过140万件包裹,目前每天派送超过100万件包裹,12月预计处理约1760万件包裹,同比2022年增长超过6%。波兰邮政同样发来贺电,在黑五大促到12月10日期间,包裹运输量同比2022年大涨40%。

在电商市场规模上,欧洲也展现出惊人的发展潜力,2023年市场规模为8000多亿美元,伴随着强劲的增长趋势,这一数字将在2026年突破万亿美元大关,达到1.1万亿美元。

04

拼多多Temu在美国再次对SHEIN提起诉讼

美国当地时间周三,拼多多旗下跨境电商平台Temu向美国哥伦比亚特区法院再次提起诉讼,指控快时尚平台Shein针对Temu的反竞争行为还在日益加剧,并且针对供应商采用“黑手党式”的恐吓和拘留手段,以及滥用美国法律体系扰乱市场等。

“我们起诉Shein,因为最近他们的行为升级了,”Temu发言人表示。“他们开始非法拘留商户,强行索要手机,盗取我们的商户账号和密码,窃取我们的商业机密,同时迫使商户离开我们的平台。他们的行为太夸张了;我们别无选择,只能起诉他们。”

针对此次Temu重启诉讼,Shein的一名代表称:Temu不但一直大规模抄袭SHEIN自有品牌产品、持续进行不正当竞争,还颠倒黑白、贼喊捉贼,企图用恶意诉讼进行报复与抹黑,Shein绝不会对这种卑劣行为妥协,将会积极应诉、坚决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05

eBay推出新功能,用社交媒体做电商

eBay近日宣布推出新功能“社交标题生成器”(New ),通过人工智能支持卖家生成社交媒体帖子。

社交媒体已成为卖家宣传、推广和普及其商品的工具。适当的社交媒体内容可以帮助引导潜在买家找到资源,连接在线社区中的人们,吸引那些甚至不积极购物的人的注意力。但找出社交媒体更佳措辞仍具有挑战性。eBay此次推出的功能,通过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的技术支持,让起草帖子的过程变得简单便捷。

此外,eBay还将推出附加增强功能“自动发布”(auto-)。卖家选择在列表发布后,列表将自动发布到社交媒体,而无需执行其他操作。

06

37家中国厂商入围全球手游收入,

明年“游戏出海”将提质提速

“游戏出海”已成为中国游戏厂商发展壮大的必选项,业内人士称,海外游戏市场特别是以沙特、土耳其为代表的中东新兴市场仍然有着巨大的想象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日前 Tower公布了手游出海榜单,有37家中国游戏厂商入围11月全球手游发行商收入榜,合计吸金18.7亿美元。与此同时,从各家游戏企业公布的产品储备和发行计划来看,明年国内游戏企业的出海力度还将进一步加大。

“在全球范围内,国产游戏尤其是移动端产品,无论是在用户获取还是商业化水平上,都是极具竞争力的。”在刚刚结束的2023游戏产业年会上,业内人士如是说,不仅如此,游戏出海也为国内各大游戏企业带来了更多业绩增长点。

事实上,国游霸榜海外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中国游戏企业不仅将中华文化融入游戏,还结合海外不同市场进行本地文化融合,避免了文化差异。业界认为,中国传统文化题材的游戏,可能会成为未来全球游戏的一个大的趋势。有报告显示,国产游戏海外用户比普通民众对中国的好感度整体高出20%以上;68%的海外用户表示喜欢游戏中的中国文化元素。

07

亚马逊中国宣布改版:

不再提供新Prime会员注册

亚马逊中国近日发布《Prime 会员通知》《海外购改版通知》,宣布对 Prime 会员及海外购服务进行调整。

2023年12月28日起将不再提供新Prime会员注册;2024年1月27日起将不再提供Prime会员服务。2024年2月3日之前自动返还会员期限内剩余月份对应的会员费。现有的免费试享会员以及付费会员仍然能够继续享受会员权益。亚马逊礼品卡服务将于2024年1月30日正式关闭,根据单用途预付卡相关管理规定,尚有礼品卡余额用户请在终止兑付日前提取余额。

此外,亚马逊自2024年1月27日起将推出新版“亚马逊购物”App,电脑端将不再提供购物服务。

08

Temu冲上美国应用下载量榜之一

近日,苹果公布了2023年其美国App Store的应用下载量排行榜。在免费应用程序下载量榜单中,拼多多旗下跨境电商平台Temu超越了、、、等一系列大热App,强势登顶之一。

去年刚进入美国市场时,Temu就以极致的低价给当地消费者造成了一波冲击;今年年初,Temu登上美国超级碗,打出“像亿万富翁一样购物”的广告语,知名度大大提高,并迅速登上美国应用程序下载量排行榜榜首,订单量与销售额双双暴涨。

再之后,登顶美国应用程序下载量榜,对Temu来说就成了家常便饭。data.ai的统计数据显示,在今年1月到9月的前三个季度,Temu是美国总下载量更高的应用程序,将老牌电商霸主亚马逊甩在了身后。不仅仅是美国,Temu在其他市场上也崭露了头角,屡屡登顶西班牙、澳大利亚、墨西哥、韩国、法国等多个国家的应用程序下载量榜,可谓风头正盛。

09

阿里国际站2024年战略重点:AI电商

阿里国际站行业及商家业务部负责人秦奋近日透露,阿里巴巴国际站把2024年的战略重点确定为“AI电商”和“围绕买家做好确定性”这两大方向。

秦奋表示,AI电商上的应用核心是做好“买”和“卖”的匹配。目前,阿里国际站在卖家侧的回复、询盘以及分析数据这三块业务场景上已全面实现AI化;但买家侧还有很多创新场景,比如商品的匹配问题。

如何能做到大幅降低用户的选择成本,是阿里巴巴国际站在2024-2025财年一个非常核心的战略。用户体验也是阿里国际站明年的重点方向。秦奋表示,国际站需要站在用户的视角去,做更多确定性的交易体验的升级,例如国别化运营和确定性的物流路线等。

10

2023年拼多多Temu英国搜索量

同比增长2850%

近日,谷歌趋势( )发布了英国人2023年度搜索量更高的几大关键词,对今年全年英国人的关注重点进行了总结,其中最引人注意的非“Temu”莫属。

最新数据表明,Temu在英国的搜索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850%,涨幅甚至高于今年大火的AI聊天程序(2700%)。

搜索量的狂飙也拉动Temu其他业绩数值的增长。自今年4月份在英国正式上线以来,Temu已多次蝉联英国购物应用下载榜单的冠军。截至目前,该平台已成功吸纳了约900万名英国用户,每月访客量也超过1100万,成功跻身英国零售平台Top5。不得不说,Temu能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成功铺开知名度,靠的还是其低价跑量、裂变营销的经营策略。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