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神途资讯 > 参展作品 ③ | “巴国城杯”首届巴蜀青年摄影作品展(四川篇)

参展作品 ③ | “巴国城杯”首届巴蜀青年摄影作品展(四川篇)

发布于:2024-07-08 作者:admin 阅读:94

作为时代缩影的摄影

全球化是以信息、媒体、技术为主导的世界市场,也是以大数据为基础建立的超级景观。全球化市场超越了传统的以民族、国家、地缘政治模式的二元论,从根本上推动了时代的变革。所以当我们今天来讨论两个城市的摄影,既是讨论时代的变迁,也是关注时代与个人的关系。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必将带来更加激烈的城市之间的科技、人群、资本、艺术、文化的流动和迁徙,从而更好地推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说到成渝经济圈建设,仿佛有一种回到几十年前的“四川省”的错觉。作为西南最重要的两个国际化大都市,成都和重庆本来就是兄弟,一直在拌嘴争吵,也一直在勾肩搭背。虽然重庆和成都地理位置只有三百多公里,其实两个城市有完全不同的气质和性格,可以说相生相克,又相互包容。从历史上看川东的重庆、川西的成都,其实是一武一文,一阳一阴,这个是城市的性格和水土决定了的。重庆是巴人的血统多好斗,山高水长且吃苦耐劳多出武将,总有重大事件改变中国乃至世界的走向。如:宋元之间坚持38年抵抗蒙军的合州府钓鱼城,“上帝之鞭折于此”烁古震今,成为改变世界历史以弱胜强的军事奇迹。二战期间险峻的巴蜀之地重庆作为战时的陪都,既是一座苦难的城市,也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成为艰苦卓绝抵抗日本侵略者的圣城,东方和世界瞩目的焦点。重庆是一座有“宏大叙事”文脉的魔幻现实主义城市,故重庆艺术家的作品中偏社会学含义,一针见血生猛海鲜多,重庆人天生似乎就是“飞叉叉”的江湖儿女。成都自古以来是天府之国富庶之地,从广汉《三星堆》惊为天人的创造力,就知道什么是天高皇帝远。从蜀汉开始,成都就有三分天下的格局,文化上历来自成体系,多出伟大的文人。如:西汉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司马相如、西汉著名哲学家扬雄、宋代千古文人之楷模苏东坡、近代学者郭沫若、作家巴金等,成都人总是不瘟不火,从容不迫缓缓的过日子,所以成都摄影家们的作品中偏日常化和内心化的体验,内敛而沉静。当然也有重庆定居成都的艺术家,这种分界就不明显了,但是一个人早年的成长经验对其艺术几乎是起了根本性的作用,几乎是无法更改,这是来路决定了去路。

本次成渝两地青年摄影家的《巴蜀展》有以下几个特点:1)记录城市景观的变迁痕迹,记录平凡人的生活。2)避开现实的图像与符号,关注物象本身。3)关注抽象的摄影语言、语法与结构。4)关注互联网事件中图像的重组与转译。这些工作是重庆和成都两地年轻摄影师的抽样调查,这种倾向可以视为未来摄影,甚至当代艺术的某种视觉症候。青年是时代的神经末梢和细胞,他(她)们既是时代观看者,也是参与者,同时也是记录者,在摄影成为一种更具有代表性的当代艺术媒介的进程中,呈现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摄影术自法国诞生181年以来,已经成为了今日全球最为普及的真正大众媒介了,尤其作为数字化时代技术的迅猛发展,摄影术的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今日互联网与智能手机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了“图像的生产者 ”,图像成为编码和语言,图像的传播远超过文字的力量,这就是“一图胜千言” 的力量。摄影作为巨变时代的见证,是对现实的客观呈现,也是对真实的虚拟与重构,为后来者观看今日之世界,而留下的档案和密码,摄影成为思想史和文明史变迁的证据,摄影是今日全球化世界图像的缩影……

2020.12.13

于北京 798 料阁子 17 号工作室

张小涛:1970 年生于重庆,2016 年博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现任教于四川美术学院,居住于北京。张小涛是中国新媒体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曾参加:第 55 届威尼斯双年展、第 7届亚太当代艺术三年展、第 6 届莫斯科双年展、第 2 届布拉格双年展、奥地利林茨电子艺术节、荷兰动画电影节、渥太华动画电影节等。

作|者|介|绍

安溯,本名王怡,女,1997年生于四川成都。在南京和台湾完成资讯和华文文学本科学习后,目前在英国皇家艺术学院攻读摄影艺术硕士。作品曾在伦敦 Art 、 等地展出。

视频 | 青年摄影师安溯 采访 ***

安溯

SU AN

暗涌

「水流在隐匿深处较量言和,岩石、土地、 山川、草野间流动睡梦。」

以往一直在用直接摄影的方式创作,近期在藏区观看唐卡绘画时,了解到在寺庙和山壁上的画作,颜料都是来源于矿物颜料,以防多变气候的风蚀磨损。鉴于此处广袤而多样的风景和自然环境,我选择用蓝晒这一简易而直接的显影介入方式,将相纸、布料在前夜制作拼贴好,配合不同的药水比例、红茶或咖啡的调试,在不同的盐水湖、淡水湖、溪流、冰川、沙滩放置,利用自然的水纹或冰雪融化的流动过程,在蓝晒相纸上直接留下自然的痕迹。由于在不同的水质和冰川融水中,带有不同的冰渍、矿物颜色、温度变化,所呈现出显影过程中的颜色深浅、对比、细节、纹理也各有不同

「时间」和「自由」的概念是我本次创作经历中感悟最深的体验。

这个实验蓝晒的过程,是我首次与自然的直接合作,它更为直接地让我从影棚和人际间的拍摄抽离,接触和感受水流、山川、阳光、气温与作品的反应变化。所用的显影时间虽不长,但在晒纸后的3 ~ 4小时,纸张颜色会发生极大的变化,水质如铁锈色的矿质也会随之显色。时间的流动和自然环境的变化,使得纸张中水流动的方位和触碰中气泡的变化,直接反应了自然界中被肉眼忽略的细节质感。合作与自然,也尊重敬畏自然,以本次方式和自然对话,它的自由流动也使得我在相纸上的观看会更直观,直接显影成为河流与山川的形态,也有某些象征性图像抽出整体,不易辨认,却正因如此显现出自然本身的特质。

作|者|介|绍

邓志昂 男,1991年生,四川成都人。成都高空摄影联盟 CHAPA 成员,作品曾获 500PX《城市瞬间》摄影大赛建筑类三等奖。

视频 | 青年摄影师邓志昂 采访 ***

邓志昂

DENG

纪念碑谷

这是一个关于“救赎”和“原谅”的故事。

曾经有一个神奇的国家,依靠一种叫做“神圣几何”的宝物输送能量,维持整个王国的运行。但是王国的公主艾达,仅仅因为好奇便盗走了神圣几何,顷刻间整个王国分崩离析,化为了各种几何纪念碑。国王大臣全部丧命,王国的居民也遭受了神圣几何的诅咒,亡灵化为了恐怖的乌鸦人,被困在纪念碑里无法逃出。

公主艾达这时才意识到自己闯下弥天大祸,悲伤过后,决定只身前往迷雾重重的纪念碑谷,归还神圣几何。

通过重重关卡,终于将几何体全部归位。艾达见到了自己的父亲,被困在纪念碑谷里的乌鸦人也得到了救赎,化为五彩的鸟儿飞向天空。

这个就是游戏《纪念碑谷》的情节,故事虽然简单,但是游戏里天马行空的关卡设计和独到的审美使很多玩家沉迷其中。大量的视觉误差的效果让人直呼惊奇,这也让我对此感到好奇,

从而探寻倒如此精妙的设计,灵感来自于荷兰视觉大师 M.C. 。同时这种带有强烈几何风格的建筑形式,实际上是真是存在的。

最 著 名 的 是 西 班 牙 的 Calpe 的 La 开发区的一座 *** 住宅,这栋公寓楼名叫「La Roja」。除此之外,中国也有一处此类的建筑。

但是成都并没有如此大量的“纪念碑谷” 建筑,不过在成都的二仙桥公园有座建筑,局部带有这种风格,所以在拍摄的时候,都是以局部来表达“纪念碑谷”的题材。同时借以极简的拍摄的题材,让画面具有如游戏界面般的如梦如画。房子本是纯白的建筑,但是在后期的时候,将建筑调整成为了不同的色彩,借以表达人的心境。

作|者|介|绍

陈成,男,1990年生于四川成都,成都高空摄影联盟联合创始人。作品曾获2019《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中国赛区一等奖,入选中宣部、中国文联、教育部和中摄协承办的“我和我的祖国”摄影作品展。

视频 | 青年摄影师陈成 采访 ***

陈成

CHENG CHEN

翼下锦城

城市芯片

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从高处去俯瞰这座城市。

高高在上的宁静之所,让城市和人群都变得明晰。可以全面地探索这座城市:它的布局、它的样貌、它的发展轨迹。

白日里的城市建筑满是棱角,那些看似平淡无奇的楼宇,到了夜晚,披上了多彩的盛装。

那车水马龙的街头上演着一出出绝妙的灯光秀,它们被禁锢的“灵魂”挣脱出钢筋混凝土的“枷锁”。

从那一刻开始,天空便成为了我的创作的世界。

如果你也曾爱过这座城市,让我这个在天空穿梭的夜行者,将一个个成都最美的瞬间呈现给你。你便会明白,那流光溢彩的,是灯火也是星河。

天府之心

网红大熊猫

烟火映锦江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