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神途资讯 > 行业资讯 | 网络游戏成瘾是“病”——湘雅医院发布网络游戏障碍突触丢失机制的原创性研究成果

行业资讯 | 网络游戏成瘾是“病”——湘雅医院发布网络游戏障碍突触丢失机制的原创性研究成果

发布于:2024-05-02 作者:admin 阅读:200

行业资讯

近日,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和核医学科合作,在国际高水平期刊《 》(IF:11.9,在全球所有精神/心理学领域被Web of 收录的SCI期刊中位列第 8)发表的原创性研究论文:Lower with : an 18F--1 PET study。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核医学科(PET中心)侯佳乐博士后和心理卫生中心肖茜副主任医师为共同之一作者,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核医学科(PET中心)胡硕教授和心理卫生中心董慧茜主治医师为共同通讯作者,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为之一兼通讯作者单位。

网络游戏障碍(IGD)是世界范围内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其特征表现为

1.对游戏失去控制力;

2.日益沉溺于游戏,以致其他兴趣和日常活动都须让位于游戏;

3.即使出现负面后果,游戏仍然继续下去或不断升级。

将IG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成瘾疾病有独特优势,可以完全排除成瘾药物对神经突触的直接影响,能够更纯粹的体现成瘾行为本身的突触改变机制。18F--1作为一种新的突触囊泡糖蛋白2A(SV2A)的密度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放射性示踪剂,是一种潜在的指示体内突触密度的敏感生物标志物,能够在体反应脑神经突触密度水平。研究首次提供了行为成瘾的突触密度水平数据,可能为游戏成瘾的干预和治疗提供参考价值。

近年来,核医学科在胡硕教授的带领下,与临床多学科紧密合作,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开展18F--1突触密度PET显像在癫痫、神经退行性疾病、精神疾病等多种神经精神疾病的临床研究,在 、 、、 of , of and , 等权威期刊连续发表SCI论文,同时相关研究成果在国内外顶级学术会议上做大会交流。其中,“基于18F-‑1 和18F-FDG PET双探针视觉评估和QPET定位磁共振阴性FCD患者致痫灶”获2023年第36届欧洲核医学与分子影像年会的,18F--1 PET显像对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脑突触密度的评估获2023年度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未来,湘雅医院核医学科将继续加强与临床多学科深度合作,推进学科的持续快速发展。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