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神途手游 > 持微火者·女性文学好书榜|2023年秋季书单

持微火者·女性文学好书榜|2023年秋季书单

发布于:2024-04-09 作者:admin 阅读:90

© North

“持微火者·女性文学好书榜”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张莉教授及“持微火者·女性文学工作室”发起并主办。榜单分春、夏、秋、冬四个书单,每隔三个月发布一次,由张莉教授携研究生团队阅读该季度文学现场出现的女性作家作品,反复讨论并写下推荐语。每季榜单推荐华语原创好书及国外翻译类好书20部左右。次年2月,女性文学工作室将推出女性文学好书榜年榜。

“持微火者·女性文学好书榜”致力于为读者发现和推荐国内公开出版的女性文学好书,它鼓励和表彰那些文笔优美、卓有见地,深具想象力、理解力、表现力和社会情怀的女性创作者,关注我们时代的女性文学、女性生活和女性生存,希望以此记录我们时代女性精神、女性气质的变迁。

过去两年,女性文学好书榜已经推出了春、夏、秋、冬四季榜单和年度榜单。今年3月和6月,女性文学好书榜分别推出了春季榜单、夏季榜单。以下为2023年秋季榜单,包含15部华语原创好书及9部国外翻译类好书,并特别推荐近期出版的3部女性文学好书。希望朋友们喜欢。

持微火者·2023年女性文学好书榜

秋季书单

○华语原创好书○

01

《孔雀菩提》

焦典 著

新星出版社

2023年8月版

“我的心和水蚊子一样,在薄薄的水面上勉力滑行。滑啊,滑啊,我突然感觉那个创造了衣食,喂养了我们的女人,早就在几千年前,随着雨水的停息蒸发湮没了。”

推荐人

霍安琪

清华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23级博士研究生

推荐语

《孔雀菩提》是云南90后新锐作家焦典的之一部小说集,书中收录了她近年来发表的11篇短篇小说。像许多前辈写作者一样,焦典的写作从她的故土出发。这11个故事均以云南为背景,且许多是发生在云南边陲的热带雨林之中。焦典很好地通过她充满诗意的语言营造出了雨林之中那种原始而又充满神性的氛围感,她的文字像被边地的雨水滋养之后生发出来的野草,轻盈而灵动,洋溢着蓬勃的生命力。但必须承认,相比叙事,焦典的小说在抒情处做得更为扎实,这就导致焦典的小说有非常强烈的诗化色彩。

值得一提的是,焦典的女性意识是鲜明且独特的。她的小说反复地写到女性出逃的主题,乍一看好似是“娜拉出走”主题的又一重复,然而却并非如此。实际上,焦典笔下的女性不是从一个传统家庭中挣脱走向一个现代的自由文明的世界,而是走向了更原始的自然。她们的归宿是消失在山林之中,而不是走入城市。也就是说,焦典并没有把女性的命运寄托于现代化的进程,而是返璞归真,试图在人类文明秩序未曾干扰过的自然之中去追寻真正的女性自由和性别平等。这是这位青年写作者对“娜拉出走”这一主题的批判性继承。

02

《雪山之恋》

丁颜 著

译林出版社

2023年7月版

“他加快油门,专往雪花里面开,一直开一直开,愈开愈白,开到无声无相的洁白中,有光,再开到光处,还是白,整个大地已经被白雪覆盖了,但那一个梦幻似的美丽影子,还好像在飒飒寒风中立着,混沌沌的,像他仰望过的无数次的雪山的样子。 ”

书评人

谭镜汝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23级硕士研究生

推荐语

《雪山之恋》是“90后”作家丁颜最新的小说集。作者矗立于青 *** 北的地平线,仰望蜿蜒逶迤的雪山,以穿越世俗与表象的冷峻眼光,将那些深埋于皑皑白雪、潜伏于白塔古刹的人烟和瞬间掘出边疆的神秘土壤,为我们呈现了七篇附着古老色彩的“羊皮画卷”:《红尘灼心》不仅是一段苦行苦修的寻父旅程,更是风雪肆虐下刺痛心灵的家族秘史;《雪山之恋》以虔诚的姿态,讲述了一段在“罪与罚”中难见天日的男女爱恋;《UFO要来了》里等不到的地外文明,或许正潜藏在人们心灵深处的信仰之中;倘若“爱与温存”也遵轮回之道,那么《天税》便书写了这人间最被渴望的理想主义……

丁颜的笔触宛若悠长假日里飘摇晃荡的思绪,在其摇曳多变的故事下,又总埋葬了幽微与无奈,仿佛行船时难免触礁,虽则危险,却给予了情绪的愉悦。当人们随着她连绵不绝的讲述走进雪山,寺院的诵经洗去浮沉,神秘的烟雾随之消散,所听所闻,也皆是俗世下可触可感之生活的经纶。

03

《国王的游戏》

大头马 著

北京日报出版社

2023年8月版

“我不懂病毒学,可我清楚地意识到,精神的瘟疫比实体的瘟疫更为强大。即便我没有主动制造这场瘟疫,当代人类的精神状态也已积累了足够的可燃物。如不加以烧除,便会发生更加严重的灾难,战争、倾轧、暴力。更关键的是,人类芜杂的思绪将在一条没有救赎也不可能有出口的莫比乌斯带上走下去,万劫不复。”

推荐人

程舒颖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

推荐语

《国王的游戏》是青年作家大头马最新的中短篇小说集,收录了汇集奇思妙想的八篇小说,天马行空的同时充满了阅读的趣味。

小说的题材选用了大量当代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游戏——和平精英、明日方舟、阿瓦隆……作者兼顾这些游戏特征与玩法,又为它们打造了丰富的场景与设定,延伸了故事的内涵。另外,作者丰富驳杂的知识结构,例如语言学、博物学、音乐等元素的加入,使得小说的内容更加饱满,应接不暇的创意让阅读过程如同观赏万花镜般饱含十足的新鲜感。

值得称道的是,当这些新鲜的词汇被作者注入小说时,有着恰如其分的文学表达,质地熨帖,让流行文化与当代年轻人独特的生活经验成为了文学审美的对象。除此之外,在诸多架空的背景与奇幻的故事情节中,作者仍然坚持做出了一些照应现实的尝试,让小说的虚拟与生活的真实之间建立联系。但是与此同时,寓言式的写作如何将现实丰厚的复杂性在虚构的历史与情节之中得以更成熟的呈现,如何在照应生活的尝试中给予读者更深切的情感共鸣,这些挑战为大头马的小说创作留下了更多的空间。

04

《黄昏后》

杨知寒 著

中信出版社

2023年7月版

“他们竟成了彼此晚年意外的好朋友。吴天华想,可能她再也不需要别人关心,不需要被人需要的一种感觉。冬天漫长得像过不完,年已经过完很久,这是个很没滋味的新年,让人忧心忡忡,怀疑自己在创造一场灾难的历史。吴天华每天期待的就是开车,在市里泥泞的街道上,他和卜文彬以无人知晓的雄心壮志,超越每个无论车还是驾驶员,都年轻得多的路上的对手。”

推荐人

胡诗杨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

推荐语

《黄昏后》是华语青年作家奖得主、90后作家杨知寒的最新小说集,收录了她近年创作的十篇中短篇小说。在《黄昏后》里,杨知寒延续了小说集《一团坚冰》中的“东北书写”,她将目光聚焦于东北城乡角落的女性,书写“她们”逼仄的生活与内心的暗流。“她们”是彼此嫉妒又彼此依恋的两位中年女性(《百花杀》),是在灰尘般的生活中起舞的单亲妈妈(《起舞吧》),是有着飙车梦想的老年女性(《三手夏利》),是仅有几面之缘却让人难以忘怀的闺蜜(《海山游泳馆》)。

杨知寒在冷峻地凝视东北的苍凉与寂寞时,也写出了东北的温情与幽默。在她笔下,表面颓废的青年心里潜藏着漫天野火,昔日荣光不再的小人物在心里咀嚼悲欢。她以看似平淡实则细腻的笔触摹状了人情冷暖,也隐隐地触及到了时代与命运的亘古命题。

杨知寒在杭州书写故乡东北,在远距离的观照之下,记忆中家乡的日常生活被她冷峻又幽默的笔触点亮。她的小说集《黄昏后》如漫长冬日里的一场烟火,给予了平凡渺小的人们在严寒中互相取暖的可能性,也如一个记忆暗盒,收集着青年时期的记忆,等待在人生的黄昏时刻重新打开。

05

《再见,星群》

王苏辛 著

译林出版社

2023年8月版

“那时,他看到头顶的天空不再是年少记忆中天文馆外雾霾浓重的城市中完全黑下去的模样,而是内部透着光的深蓝色。一些遥远,甚至曾经仿佛无用的记忆逐渐复苏。他在夜里看自己的影子,看它们在高高低低的地面上爬行,连他自己也像在跟着自己的影子走路。”

书评人

刘溁德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

推荐语

《再见,星群》是90后小说家王苏辛的中短篇小说集。从《绿洲》里的城市拾荒者黎姐开始,到《传声筒》里的江浩平一家,再到《远大前程》里的刘源和孙尧……无论故事背景预设有怎样的不同,小说集纳入的都是寻常生活里的人和事,他们都来自于我们的“身边”。而王苏辛正是从“身边”出发,写出了她对当下的理解。

王苏辛的作品,能看见并捕捉到生活看似平静处的褶皱起伏。每一篇的标题都有诗意,然而其后的故事并不尽然:《绿洲》里黎姐忙活了好久房子仍是一团糟;《驯鹰》中何婷驯鹰以失败告终;《传声筒》的最后,一家人还在手忙脚乱地安排陪护;《寂静的春天》则是以肖叶面对现实与理想的妥协结尾……读者被王苏辛小说平视跟进的视角牵动、引领着,置身于小说呈现出的那种流动且繁复的生活样态,感受故事主人公们沉潜在日常水面之下的多重情感。

故事各有不同,但王苏辛都投入了她自己对生活真切的认知。这些认知包裹、塑造着她的小说,让思辨大于讲述。比起编织故事情节,小说字里行间更多体现出的是王苏辛如何从生活细微处安放她敏锐的所感与所思。

06

《有人跳舞》

辽京 著

中信出版社

2023年8月版

“我等着那把刀出场,已经等了很久了,午后的阳光透过阳台的玻璃门照进来,腿上被晒得暖烘烘的,好像趴着一只又肥又软的猫咪……我耐心地听她讲,越接近关键的时刻,她越沉迷于各种细节,好像那个时刻被无限地放慢了、拉长了,无论怎样追赶,语言总是比真相更慢一步、更模糊一分。所有叙述都追不上现实,最后总是扑了个空。”

推荐人

易彦妮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

推荐语

《有人跳舞》是青年作家辽京的最新小说集,收录了她创作于2019—2022年的十三篇小说。小说聚焦当代都市生活里的情感疑难,敏锐地捕捉到人与人相处时那些起伏明灭的爱、温情、谅解、恐惧、愧疚等微妙瞬间。

将个性迥异的人群放置于某一密闭空间的培养器皿里,辽京往往选取陌生化的叙事视角缓缓绕经整个故事。无论是哺乳期的单身女性(《吮吸》)、在亲密关系中受到精神控制的年轻女孩(《倾听》)、热爱跳广场舞的母亲(《有人跳舞》),还是肩负起照顾瘫痪哥哥的使命的男子(《星期六》),在某次从琐碎日常里逃逸的契机下,她笔下的人物逐渐展露出意想不到的面向,他们去爱,去过“越轨”的生活,笨拙地试探着日常生活的例外状态。那些非常态的意外事件就像是探路石,它们借由文字展现的叙述轨迹固然悠扬,另一方面,那些人物的漫长情感回响、隐而未现的生活枝叶也提示着更为深邃的探索空间。

小说穿梭于情感世界的密林里,一面是由不可靠的叙述构成的记忆沉积岩,一面是黯淡的真实生活样貌,那些前史的谜底在文中互相砥砺、沉默着,直至最后才揭晓。这是小说缓慢抵达的爆破时刻。于是,故事的形状开始不断偏转、失重甚至变形,一度稳定的秩序感以某种陡峭的姿态坠落,好在,故事的山穷水尽处也会隐隐透出新生活的微光。

07

《体面人生》

黄昱宁 著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3年8月版

“我碰巧仔细琢磨了一下,发现这事情不对头啊。我们一直在努力成为你们的样子,可是你们在干什么呢?你们在忙着往自己的脑袋上打洞,把资料啊数据啊拼命往里塞,让成千上万个纳米机器人在你们的血管里奔跑,把你们那尊贵的意识上传到这朵云那朵云里面。你们说,这样就可以长生不老,称霸宇宙。我算是看明白了,弄了半天,原来你们是想变成我们啊。”

推荐人

查苏娜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23级硕士研究生

推荐语

本书是黄昱宁的最新短篇小说集,收录了她近五年来发表的七篇短篇小说。正如作者黄昱宁在创作谈所提到的,书名“体面”不仅指向都市生活需要去戳破的那个“光滑的表面”,更可以解读为人的“(一)体(两)面”。因此,黄昱宁把《体面人生》分为了“A面”和“B面”两个部分:A面的四篇小说以具有当下感的笔触描绘出都市男男女女拼尽全力去维护的“体面人生”;而B面的三篇则是科幻小说,以未来想象反观当下丰富多面的都市现实。这七篇小说共享同一组人物姓名:管亦心,于思曼,毕然,米娅,齐南雁……这就使得现实与未来的多重面向连缀了起来,好似参差对照的平行时空。

《体面人生》的七个故事拥有在时间中自由敞开的能力。A面的《阿B》虽然记载了有关上海工人新村与时代变迁的历史,但这种历史却始终被叙述者当下的记忆之流所形塑;而B面的《笼》虽然写的是未来的人形电子宠物,文本中却始终徘徊着佛经故事的历史幽灵。在未来与历史的相互拉扯中,小说便拥有了一种时间的广度与深度,富有灵动感。不过,无论故事的枝蔓如何向时间的各个维度延伸,这部小说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仍是对当下生活的洞察与把握。因此,无论是A面的都市小说还是B面的科幻创作,都彰显着一种鲜明的时代感与现实感。

08

《少年前传》

姚鄂梅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3年8月版

“如果你都有污点,我们应该浑身爬满了蛆虫吧。昊妈继续牵着儿子的手,望着玻璃墙上的自己说:这个世界上,没有污点的人是不存在的,妈妈只盼你快点长大,一边长大,一边培养出更多的亮点来,只有亮点可以去除污点,亮点越多,去污力越强。”

推荐人

郑祖龙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方向2022级硕士研究生

推荐语

《少年前传》是姚鄂梅的长篇新作,小说讲述了三位母亲与她们孩子的故事。姚鄂梅细腻而微的笔触深入到三个家庭各自的难题与微妙复杂的关系,其中有协作互助、亦有暗中纠葛,不同的教育理念与母子相处模式折射出当下家庭教育和亲密关系的种种面向。小说的后半段围绕着一场孩子们目睹女孩猝死事件所掀起的风暴展开,母亲们面对利益诱惑时的复杂心境,与孩子坚定的道德感之间产生了激烈冲突和张力,也让孩子成长途中面临的艰难抉择,成为了小说的核心命题。

姚鄂梅注重叙事的流畅性。故事像一条明亮的通道,两侧有着通向各人隐秘心曲的房间,通道却清晰地指向叙事的终程。小说中三位母亲们的生命能量几乎全然依附在孩子身上,她们为此抛却了自己的本名,但姚鄂梅的书写始终浸润着对女性的深辟体贴与观照,她洞察每位母亲心底的韧劲与执着,让她们内里积聚的能量在事件的诱发中释放,由此塑造出风华各异的女性群像。“每个少年都白璧无瑕,每个少年都光芒万丈”,小说铭刻着少年们的纯洁品性,也使为保护“光芒”愿付出与承担一切的母亲们得到言说空间。亲情与自我、利益与道德,成长便是在一系列纷乱繁难的选择困境中,寻找自我的平衡,而“前传”正是这一漫漫成长历程的起航点。

09

《鬼指根》

尹学芸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23年6月版

“雪已经停了。村庄安静地像是睡着了。马三踩着青白色的月色缓缓地走,脸上仍是笑着的,那笑仿佛是被雪冻住了,硬邦邦的。要等遇到暖气以后,那笑才能变成流水淌下来。”

推荐人

余梁映雪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

推荐语

《鬼指根》是鲁迅文学奖得主尹学芸的全新中篇小说集,收录了她近十年发表的代表中篇小说。“鬼指根”之名,既与所收中篇小说同名,又契合了尹学芸小说的整体风格——正如满身尖刺的鬼指根潜藏在灌木丛里,偶尔给人刺痛。

这种刺痛并非伤春悲秋般的无病 *** ,而是将生活的涩味咀嚼吞咽。尹学芸沉入乡土民间,将寻常的生活经验用意象提炼:《大宝生于1971》里的熟黄豆能够写出富农婆、马三与狗之间的微妙关系;《风雅颂》中的大棚养出了互相支撑的植物,却撑不住离散的人心;《鬼指根》中奇楠沉香的菩萨挂件勾出一段隐而未发的恋情……意象背后是微妙复杂的人心情感,它们通过语言传达到读者的神经末梢。

在或陡峭或平稳的叙事节奏中,读者将与作家的文字产生情感共振,看到小人物的生活挣扎,体会乡村与城市的人情冷暖。

10

《最后一棵树》

薛舒 著

上海文化出版社

2023年1月版

“霎时间林凌心里暗涌起一股惺惺相惜的感情,仿佛013号就是她的一个少年伙伴,她们分别了将近二十年后偶然重逢了,她们需要不断向对方倾诉多年来的生活经历和爱情遭遇,她们还需要不时地感慨一下飞逝的时光和无常的人生,交流一下各自配偶的情况,对比一下谁活得更滋润谁过得更落魄,然后在羡慕、嫉妒、懊悔、欣慰等复杂情绪的交织纠缠下感受着友情的美好和恒久。”

推荐人

张雪妍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

推荐语

《最后一棵树》收录了作家薛舒近年来创作的十二篇中短篇小说。“孤独的人”是这部小说集所致力描摹的现代社会下的人物画像,被迫相亲却试图摆脱庸俗气质的小职员、以周末晚餐作为仪式维持婚姻关系的妻子、独自服侍母亲的单身老人等等在小说中依次登场。

薛舒将目光投向普通人在日常生活里的隐秘角落,从庸常琐碎的细枝末节中捕捉他们身上幽微难明的情感波动。她回避了那些戏剧性的冲突瞬间,用一个个细小的疑惑与困顿引领读者悄无声息地潜入情感关系困窘下的心灵暗处,将相互的试探、疯长的嫉妒、越轨的冲动这些生活的褶皱逐个展开。小说集中那些敏感而多疑的人们总是在隐秘地渴望着爱与理解,但又不断抗拒着袒露自我而不断地失去信任。薛舒以细腻又不乏敏锐的女性视角揭开了当下城市生活的内面与人性的晦暗地带——冷漠与疏离已经潜移默化地成为了我们习焉不察的常态。

11

《北京这座城》

韩小蕙 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3年6月版

“人们来看一眼你的兴兴衰衰,不是图新鲜,不是为满足,也不只是凭吊,为的是认识你,读懂你,体味你数百年来的酸甜苦辣,记住你痛彻心扉的苍凉悲歌。”

推荐人

赵浩宇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

推荐语

《北京这座城》是散文家韩小蕙最新的一部散文集,收录了作者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的数篇散文佳作。全书共分为4辑:北京景观、北京人文、北京故事和北京感悟。通过对这座城市的观察和真挚感受,韩小蕙带领读者一起体验北京城的市井风情。

北京既是一座底蕴深厚的历史古城,也是一座繁华的国际化大都市,北京向外乡人展现着磅礴大气的风度和流光溢彩的气派。然而对于生于兹、长于兹的作家来说,她比别人更熟悉这座城市的历史风云和时代隐痛。作为老北京人,韩小蕙以生命融入这座城市,感受这座城市的变化,她的文字充满了对故园的情感。通过她对北京点滴的娓娓道来,北京历史的痕迹和现实的风貌相互交融,让读者对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思考。

12

《横断浪途》

七堇年 著

新星出版社

2023年9月版

“星空下湖面宛如一面黑镜。点好蜡烛,放了音乐,守着那一盆篝火,我度过一段美妙的独处时间。银河像神的锁骨,佩戴坠链,时不时掉落一颗。静静看着流星坠落,没有任何心愿相许。此时此刻,眼前这一盆篝火,已然是一种完满。”

推荐人

万婧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20级本科生

推荐语

《横断浪途》是青年作家七堇年的最新散文集。过去三年,七堇年以脚步丈量西南边地的山川湖泊,深入当地风土人情,在旅途中观照天地、自我与众生,一如书中“旅行不是为了穷尽天涯,而是为了穷尽自我”。

旅途记忆,是一座容纳自然风光的宝库。七堇年写下自己面对造物时产生的感受,将这些从星、雪、火中生发的随想与文艺脉络连缀,赋予文字沉静的气质。横断山脉虽然地处边陲,但并非与世隔绝,七堇年关注到世人心中的神秘之地在“俗世”侵扰下的变与不变:经济开发与淳朴生态难以兼得,曾经孑然遗世的古迹被喧嚣包围;与之相对,在传承雕版印刷技术的藏族匠人、简朴的小僧人、因信仰而自足的当地人身上,又可以见到与现代时间流速抗衡的力量。三年来,七堇年还亲身参与了当地自然保护行动,记录下山脉深处的动植物景观。这一经历为本书打开了另一片天地,在后疫情时代的今天,人与自然这一重要命题值得反复思索。

13

《万物相爱》

安宁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3年7月版

“当我离去,我什么也不带走。我所历经的爱与风景,皆化为饱满的种子。我将像沙蓬草一样在大地上流浪和歌唱,将那些种子,散落在每一寸可以让爱重生的土地上。比如河流,沃野,山川,戈壁,森林。而后,我会像一只临终的野兽,在无人的旷野里缓缓停下脚步,化为泥土,消泯于无尽的空。”

推荐人

田丽媛

武汉大学文艺学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

推荐语

《万物相爱》是安宁的最新散文集,收录了她书写内蒙古的十二篇散文。栖居内蒙古大地十余年,这片北疆之地已成为安宁的第二故乡,浸润滋养了她“对内蒙古广袤苍凉又开阔诗意的审美认知”。

较之前作《草原十年》中以草原小镇为标本的纪实写法,安宁此次更集中于呈现人与自然的生命互渗,对自然万物进行了精细入微的描写。在这本文集里,随处可见花草虫鱼鸟兽之名,字里行间都是人与万物生灵的同频共振。

在贴近自然的同时,安宁也向万物坦率真诚地敞开自我、审视自我、剖析自我。她坦诚揭示种种,关于自己的灵魂,关于畸形的母女关系,关于女性的生育困境,继而引出对爱与生命、偶然与必然、生与死等永恒广阔主题的思索,最终赋予本书深厚的内涵。

14

《素锦的香港往事》

百合 著

中华书局

2023年7月版

“我一人在香港,虽则平安,心里一直在关心,无时无刻不挂念家中情形的,小不忍则乱大谋,我虽无大谋,但是为了如此来香港,如不能成功,的确无面目。这些年来的周折情形,使我历历在目,我真觉得一个人在世上生活,尤似战士打仗,打了一仗又一仗,有时失败,有时成功……”

推荐人

郑祖龙

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文学方向2022级硕士研究生

推荐语

《素锦的香港往事》是编剧百合根据收藏家刘涛珍藏的近500封书信,以时间线索编织成的非虚构作品。素锦将孩子托付给在上海的妹妹、妹夫一家,远赴香港寻求生计,她与妹妹的书信往来记录下这二十年生活的跌宕起伏。这是一位普通女性在时代变动中的挣扎和求生呐喊,素锦处心积虑地思索和处理日常生活、工作与人际关系中的危机迹象。她省吃节用,将一切物质财富寄往上海以弥补不能陪伴孩子成长的憾疚。百合并未使用过于繁复的技巧,她的叙述素朴、克制,并搜集、补充了大量香港日常生活的细节,小到日常生活吃与穿的变化,大到金融风暴和天灾,素锦在时代浪潮中的坚韧与飘摇在此勾勒下也显得更为具体、可感。

素锦的书信展示了一种独特的女性言说方式,她如何选择自身生活的细节写于信中、如何以温柔而不失锋芒的方式为自己的孩子争取幸福,这些话语经得起耐心琢磨与思索。姐妹长达二十年的通信也显现着亲情和女性情谊的力量,尽管不乏针锋相对的时候,但更多的是长久以来的相互挂念与慰藉。虽有时将信件还原为实景的力度过重,百合仍生动、体贴地将上世纪50至70年代香港一位女性的日常生活,将她的思与想、情与怨、欢与愁娓娓道来,使得一位陌生女人的来信被还原为一段真实而立体的人生。

15

《更好朝南 : 关于女性的12个问题和12种境况》

三明治 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3年5月版

“写下这些文字,是因为我特别想告诉和我有过相似经历的人,一定一定要放过自己,对自己说,无论现在的你是什么状态,都是可以的。痛苦是可以的,崩溃是可以的,你有各种情绪,都是可以的。你可以不用那么快地走出来,不用那么快地开启新生活,疗愈自己的过程很漫长,需要时间。”

推荐人

查苏娜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23级硕士研究生

推荐语

《更好朝南》是一本由线上非虚构写作平台“三明治”组织出版的非虚构作品集,收录了24篇关于女性生活的“短故事”。本书短故事的作者均为非职业写作者,身份背景十分丰富:既有在美国生活的艺术家,也有县城里的自由职业者,还有贫困地区的乡村教师。她们的写作来源于真切的个人生命经验:女性从长期家庭暴力中寻找逃离的方法;乡村留守女童可能遭遇的侵害;互联网大厂996女员工的育儿难题……

“更好朝南”的书名源自伍尔夫在剑桥的著名演讲《一间自己的房间》。而在当代语境下,女性不仅要拥有一间自己的房间,这个房间还更好“朝南”。不过,这个往往是实体的房间其实也可以是一种由写作建构起来的“文学空间”:在其中,这些身份背景各异的女性能够真正作为一个现代主体与喧哗的现实生活拉开审视的距离。而在审视、反刍隐秘生命经验的过程中,女性写作者们也在重新思索自己的性别身份,意识到其实发生在私人领域的一切经验并不应该自绝于公共领域,所谓女性议题也从不只是女性议题。因此,《更好朝南》不仅仅是文本,也是一种“实践”。

○国外翻译类好书○

01

《我愿你是你所是 : 汉娜·阿伦特传》

【美】萨曼莎·罗斯·希尔 著

胡晓凯 译

中信出版社

2023年7月版

“爱这个世界,是理解世界的原本面目,并让自己与之和解。或者,用阿伦特自己的话来说,它是这样一种观念,即我们必须‘面对和接受真实发生的事情’。在这些观念中,包含着一种自省的批判思考的形式,因为如果要观看这个世界的原本面目,我们必须站在边缘,找到角度和独处之地来进行思考。爱这个世界要求认真对待世界,对于阿伦特来说,就是我们要与经验保持一定距离,才能讲述关于它的故事。”

推荐人

孙莳麦

清华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2022级博士研究生

推荐语

传记《我愿你是你所是》为汉娜·阿伦特政治与人文中心助理主任萨曼莎·罗斯·希尓所作。区别于以私人生活及记录为基础、面面俱到的作传方式,本书以点带面,围绕阿伦特一生的重要节点、作品和思想关键词展开叙述。

同时向过去和未来敞开,世人在其中相互联系又各自独立,这是汉娜·阿伦特眼中的世界;爱世界,试图理解世界,这是阿伦特生命的主轴。身份危机,生存难题,情感的相融、破碎与和解……在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出于爱和理解的根本需要,阿伦特的一生是如何在世界中、在与他人的交互中思考与行动的。对此,她给出了一个形象的譬喻:“不带扶手地思考”。不带扶手地思考,意味着人必须拒绝任何特定形式的束缚,直面自己的经验世界;意味着人必须袒露自身,向这个与他人共在的世界敞开,诚实地做出反应;意味着人必须在反省中校正自身的位置,做出自由行动的选择。在精炼的篇幅内,本书以清晰流畅的叙述提供了一幅阿伦特的思想画像。这画像在今天仍然有效——不是因为阿伦 *** 献了理解当下的答案,而是因她唤醒了今人独立思考行动的能力。

02

《他者的起源》

【美】托妮·莫里森 著

黄琨 译

南海出版公司

2023年7月版

“外来者并不来自外部,她只是随机出现;她不是异类,但以异类的身份被人们记住。而正是她与我们已知但未能承认的自我相遇的这一随机性,唤起了我们心中的警觉,使我们排斥她和她所激起的情感——尤其当这些情感极为深刻的时候。”

推荐人

周燕琪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

推荐语

托妮·莫里森是首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非裔美国女性,她的小说和文学评论往往围绕着种族、性别等问题展开,对于理解美国社会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本书完整收录了托妮·莫里森于199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演讲、两场哈佛大学讲座《在黑暗中游戏:白人性与文学想象》《他者的起源》,以及作家唯一的短篇小说《宣叙调》。

《在黑暗中游戏》与《他者的起源》共同探讨了美国文学中的种族问题。通过对美国白人作家经典作品的文本细读,以及对自己小说作品的阐释,托妮·莫里森试图探讨美国文学中的黑人形象如何被塑造为相对于白人存在的无声“他者”,以及文学应如何超越刻板的种族观念。

托妮·莫里森在小说《宣叙调》中实践了自己关于种族观念的反思。作家刻意抹除了小说中两位女主角的种族特征,以种族身份的不确定性引发读者思考其关于人种的偏见和假设,挑战了传统的种族二元对立观念。托妮·莫里森致力于在其小说中通过文化而非肤色来呈现黑人形象,决心“拔去廉价的种族主义利齿,消灭并证伪那些常规、简陋、触手可得的肤色崇拜”。当我们越过名为“偏见”的藩篱,意识到种族仅仅是权力与历史塑造的结果,我们将发现,我们与他者其实共享着彼此相通的人性。

03

《门:一位女作家的自白》

【匈牙利】萨博·玛格达 著

郭晓晶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3年6月版

“正是因为我们互相爱着对方,她才能不断地伤害我,直到我支撑不住。她不明白她能这样做是因为我爱她,而且她也爱我。只有真正和我亲近的人才会真正伤害到我。她也许很久以前就抓住了这点,但是她只有在她自己愿意明白的时候才明白过来。”

推荐人

万小川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23级硕士研究生

推荐语

《门:一位女作家的自白》是匈牙利作家萨博·玛格达的代表作。这部小说采用之一人称的叙述方式,以女作家玛格杜什卡的口吻讲述了她与女帮佣艾梅兰兹的故事。两人在争吵和坦白中不断磨合、沟通,互相伤害又屡屡谅解,建立起一种微妙的亲密关系,但这种关系又暗伏危机。在小说中,作者不仅描摹了女性之间的情感历程,还涉及了政治、宗教、人性等话题,文笔细腻,意蕴深厚。

作者在小说中构筑了两层结构。一层是玛格杜什卡与艾梅兰兹的旷日持久的战争。艾梅兰兹住在一间永远封闭的房里,没有人能窥见她的秘密,这就是她的堡垒,也是其性格的具象化表征。她就像那间房一样,以刻薄、阴冷的外表掩饰温和的内心,而女作家则是在一步步寻找“门”的钥匙,在迷雾中触碰到艾梅兰兹的历史,由此将这个性格古怪、离群索居的老太太还原成一个有血有肉的女人。另一层是女性在时代中的挣扎。就像冰面下的广阔深洋那样,艾梅兰兹的生命历程被一种更庞大的阴影笼罩着,她的个体生命在社会和时代的暗流中滚动。她从中获得了许多苦涩的体验,晚年时难以摆脱自我防御的茧缚。玛格达并没有孤立地剖析女性的幽微的内心,而是将女性还原在社会情境中,呈现她们对于特定历史的理解,同时也发掘出某些女性精神的内核,譬如,尊重生命、善待万物。

04

《被遗弃的日子》

【意】埃莱娜·费兰特 著

陈英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3年6月版

“讲述的原则,首先要求我拿一把尺子、一本日历,计算过去了多长时间,在我们和发生的事情之间有多少距离,还有需要讲述的激情。但我感觉一切都贴在我身上,呼吸对着呼吸。在那种情况下,我觉得有那么一刹那,我穿的不是睡衣,而是一件长袍,上面画着瓦伦蒂诺山的绿植、街道、伊莎贝拉公主桥、河流、我居住的楼房,还有我们的狼狗。所有这一切都压在我身上,我觉得非常沉重,浑身浮肿。”

推荐人

易彦妮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

推荐语

《被遗弃的日子》是意大利作家埃莱娜·费兰特的第二部长篇小说。小说讲述了一个女人如何通过炽烈的情感、言语和一系列行动来抵抗遗弃的故事。某一天,当她的丈夫马里奥为一个年轻女人抛下家庭,原本看似美满的日常生活“边界”濒临塌陷,这位家庭妇女的命运齿轮开始了拨动。

这是一种激越的自白型写作,与此同时,小说的叙述状态席卷着一股躁郁不安的气流感,生猛、粗粝,饱含情绪的浓度。假如从第三人称视角看,小说女主人公奥尔加或许会被认为是一位困在公寓里的“疯女人”,在神思恍惚中,她不得不面对危机四伏的日常生活诸事:车祸、 *** 欠费、孩子高烧、爱犬中毒,还有和邻居共度 *** 缘……然而,藉由坦率的之一人称视角,奥尔加的心路历程变得如此切肤和鲜活可感:她沉浸在细细密密的情感创伤中体悟记忆的每个角落,反复试炼、反复回想,进而在生活的遗迹中重新振作,以骨血,以写作,唤醒昔日在家庭生活里逐渐淹没的主体性,同时,不屈不挠地与那不勒斯“弃妇”的童年记忆做斗争。

“正面”和“侧面”的视线叠加最终构成了理解那场婚姻过往及自我形象的恰切角度。面对婚姻存余期间的琐碎家务和儿女的喧闹声,奥尔加重新拿起笔,写下与体内那个时时刻刻旋转着的混乱自然共生的精神状态,写下自我意识的激荡与缓慢浮现。

05

《在黄昏起飞》

【英】海伦·麦克唐纳 著

周玮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3年6月版

“我相信自己书写的主题是爱,尤其是爱这个非人类生命组成的光辉的周遭世界。我更希望这本书传达了当下我最为重视的主题,即寻求某些途径来辨识差异,欣赏差异。尝试用不属于你的眼睛去观看,了解到你看世界的方式并非唯一,思考爱上‘非你族类’意味着什么,为事物的复杂性心生欢喜。”

推荐人

赵泽楠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22级博士研究生

推荐语

海伦·麦克唐纳是英国著名的自然文学作家,其近作《在黄昏起飞》是一部以爱为主题的作品,她爱这个人类之外的周遭世界,从中获得广阔别样的视野与思想,同时也心怀忧虑地去看待这个剧烈变化的时代与环境。她怀念童年记忆中充满生命力的自然公园,看到了都市的光污染、大气污染以及建筑对鸟类的巨大影响,也痛心于高速公路上死于车灯之下的鹿。她旨在借助文学使更多人意识到自然界与生物的宝贵价值,并通过文学表达失去多样物种究竟意味着什么。

这本散文集跳脱出传统自然文学的窠臼,怀着忧虑与反思的态度去看待物种减少的现象与人类的不合理行径。她在书写自然时也并没有将自然孤立,而是看到自然与族群、性别、阶级、历史相连的一面。她以女性的敏锐观察与细腻情感,记录下生态以及其他物种的变化,在引起读者深思的同时也彰显出充满温情的人文关怀。

06

《让我们相信这寒冷季节的黎明》

【伊朗】芙洛格·法罗赫扎德 著

李晖 译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3年9月版

“让我们相信,

让我们相信这寒冷季节的黎明。

让我们相信这想象的花园的废墟,

相信闲挂着的镰刀,

相信被禁锢的种子。”

推荐人

田丽媛

武汉大学文艺学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

推荐语

芙洛格·法罗赫扎德是伊朗现代诗歌史上最杰出的诗人之一,被视为伊朗20世纪女性主义先锋。芙洛格的一生绚烂而短暂,仅留下《囚徒》《墙》《反叛》《重生》和《让我们相信这寒冷季节的黎明》五部诗集。本书作为芙洛格诗集的首个中译本,精选五部诗集中更具代表性的五十余首诗歌作品,完整呈现了芙洛格对内在自我与外在世界的双重探索。

在上世纪的伊朗诗坛,芙洛格以近乎反叛者的姿态横空出世。她的语言坦诚且炽热,形式大胆而创新,以极强的爆发力和冲击力,构成一柄黑暗利刃,刺穿颓败、阴暗又残酷的现实。芙洛格的诗作议题广泛,既表达自我感受,也反抗社会压迫。早期的三部诗集里,芙洛格聚焦情感、婚姻和身体三个维度,以一种内省式的自由表达,深刻揭示出伊朗女性所面临的困境。以《重生》为标志,芙洛格的诗歌创作进入全新阶段。她将创作视野进一步拓展,通向对现代女性地位更开阔的思考,以及对现代人普遍命运更尖锐的质疑。

正如芙洛格所写:“我的全部存在是一首黑暗的诗”。她从个人经验出发,通过对现实的感知和抗争,进一步理解内在自我与外在世界,最终在绝望和重生间建立起诗意的连接。

07

《她们不是唠叨,只是受够了 : 不被看见的情绪劳动》

【美】杰玛·哈特莉 著

洪慧芳 译

新星出版社

2023年9月版

“从我们开始,从孩子在我们身上看到及学习到什么是真正的平等开始。我希望儿子愿意且能够在情绪劳动中承担自己的责任,让女儿知道让身边的每个人都感到舒适和快乐不是她的义务。我希望我们打破这个循环,让所有的孩子都能过更好、更充实的生活,不止在家,而在这个不断改变的世界。”

推荐人

张馨月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21级本科生

推荐语

本书是杰玛·哈特莉对“情绪劳动”的人物采访合集,采用之一人称叙述角度,让我们沉浸式体验了母亲和妻子在家庭与职场中面临的隐秘困境,揭示了全世界女性最普遍感到的崩溃感和失落感——不被看见的情绪劳动,并尝试提出了打破情绪付出不平等的方案。

做家务不是帮妈妈或者妻子的忙,“情绪劳动”也是一种劳动,而不是女性专属的天生能力。失衡的情绪劳动带来的后果是女性常常认为自己处于一种隐形的被奴役状态,也将男性推入了无形的束缚中,难以真正参与家庭、与伴侣进行情感交流。本书时而轻松戏谑,时而严肃恳切,细腻刻画出了女性的心声,让我们审视“唠叨的母亲”、“永远不满的妻子”、“情绪化的女员工”等污名化形象,理解周遭女性成员的不易。书内附带的互动测试和精美贴纸,显示出本书帮助读者了解自我、改善生活的努力。

本书认为,和伴侣谈论情绪劳动也是一种情绪劳动,然而我们必须迎难而上,破除对女性“兼顾一切”的完美主义苛求。从改变家庭中的情绪劳动失衡出发,有助于撼动整个社会传统性别分工的集体无意识,让两性能够更好地享受家庭和社会生活。

08

《自己的房子 : 论女性与私人财产》

【英】德博拉·利维 著

付裕 译

湖南文艺出版社

2023年7月版

“我的书即我的不动产。它们不是私有财产。大门口没有恶犬或保安把守,也看不见任何警示标语;在这里,所有人都可以跳水、泼水、亲吻、失败,可以感到愤怒或害怕,可以温柔,也可以涕泗横流,可以爱上错的人,可以疯狂,可以出名,也可以在草地上嬉戏。”

推荐人

苗琛宇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

推荐语

《自己的房子》是德博拉·利维的自传式文集,作者在书中探讨了女性与私人财产的关系,与伍尔夫“一间自己的房间”形成某种呼应。经历离婚和女儿离家后,年近六旬的利维开启了新的人生阶段,独自旅居辗转伦敦、巴黎、纽约等城市,在变动生活中渴望拥有自己的房子。利维从空间意义上思考女性与私有财产、家庭空间的关系,直接、大胆地坦承女性的物质欲望,认为通过创设女性的私人空间,具有创造另一种世界秩序的可能。对私有财产的思考使利维不断厘清生命中真正看重的部分,最终她将自己的书理解为不动产,并欢迎读者徜徉其中。

利维的写作幽默、犀利而富有情感,敢于冒犯既有秩序,具有鲜明的女性意识和个人风格。她以自身为方法,在生活中敏锐地思考,通过书写女性写作者旅居和精神探索的经验,为读者呈现出一个女性视角下的真实世界。

09

《我仍能活得像风——巴基斯坦女性文学选集》

【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文学院 编

赵善江 张帅 王伶俐 文惠 苏亚莉 译

四川文艺出版社

2023年8月版

“我不想安抚

过往季节教我的如许经验

有一课:

我仍能活得像风”

推荐人

胡诗杨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22级硕士研究生

推荐语

《我仍能活得像风——巴基斯坦女性文学选集》是由巴基斯坦文学院主编的一本文学作品选集,收录了巴基斯坦上世纪以来22位女性小说家和40位女诗人的文学作品,以鲜明的女性视角书写了爱情、婚姻、生育、理想、女性情谊等不同维度。这本选集是一面透视镜,让我们辨认出了南亚女性文学的多元面目,也是一个传声筒,我们藉此聆听女性主体的声音在世界范围内的回响。

本书收录的22篇短篇小说聚焦于现实生活中的底层女性,她们或被困于家庭,足迹限于厨房与卧室,或在婚姻中迷茫,理想不被重视,或挣扎于产房,承受着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疼痛。面对这样的现实处境,她们以纸笔为喉舌,勇敢地发出属于自己的声音,声音尽管微小,但仍然有力。40位女诗人的诗歌则集中于对人性之美与未来愿景的想象,女诗人们以简单的短句抒发天真浪漫的情感。在日月星辰与风雨花木等自然意象之中,她们生发出有关自我生命的领悟——要像风一样活着。这既是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姿态,也是她们面向未来的生活宣言。

尽管这本选集收录的小说与诗歌仍是较为青涩稚嫩的,笔法也并不能与世界经典文学等量齐观,但它依然播下了女性写作的一颗火种,火种最初微弱,未来终将会燃烧成烈焰,映照出无数不被看见的她们。

○特别推荐○

01

《美杜莎的笑声》

【法】埃莱娜·西苏 著

米兰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3年5月版

“她爱的时候,就超越了一切老旧的管理概念。我对你而言,就只是你想要的样子,当你注视我,看到的是你从未见过的我的样子:每一秒都是。当我写作,其实是所有我们并不知道我们所是之物在写我,不排斥、不预见,而所有的我们将是之物,都在召唤那对爱永不疲倦、令人沉迷、无法平息的追寻。我们永远也不会陷入缺乏。”

推荐人

曹译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

推荐语

《美杜莎的笑声》是法国女性主义理论家埃莱娜·西苏的代表性论著,收录了《美杜莎的笑声》和《出口》两篇文章。西苏从个人生活和阅读经验出发,寻找女性在历史和文化空间中的踪迹,勾勒她们被塑造和压抑的过程,也发现她们蕴藏的可能性:她们缺席,所以尚待挖掘;她们游移,同时开放而丰富;她们未经确定,因此能反叛高度理性的逻各斯体系。反叛是西苏思考的起点,从反叛出发,西苏走向了全新的建构。她倡议女性写下自己,以女性的叙述触发总体世界的全新激情。

和她提倡的女性写作一致,西苏的行文注重直觉和经验的引导,使用非线性的语言书写认识,指出不被我们注意的问题。西苏的叙述也充满反思意识,呈现着女性写作者复杂、艰难的思维过程。写作的西苏有时犹豫、有时坚决,有时激情勃发。她警惕本质主义和二元思维,提醒自己抵抗缺席和虚无。正因此,阅读《美杜莎的笑声》既是发现女性的可能位置、深受鼓舞的过程,也是不断反省和建设女性自我的过程。也许西苏的观点未必完全正确,但她开掘、冒险和建设的精神令人备受启发。

02

《秋瑾与二十世纪中国》

夏晓虹 著

商务印书馆

2023年4月版

“其实,在我看来,对于秋瑾最合适的称呼与概括,还是那个创造于晚清却未能通行的‘新名词’——英雌。那也是秋瑾在影写心事的弹词《精卫石》中所用的称谓。一批负有‘扫尽胡氛’‘男女平权’两大重任的女界先知降临人间,而叙述这节缘起的回目,正题作‘觉天炯炯英雌齐下白云乡’。”

推荐人

张明月

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2023级博士研究生

推荐语

《秋瑾与二十世纪中国》是知名学者夏晓虹有关秋瑾研究的文章辑录,以“本事篇”“延展篇”“剩义篇”分类缀连起12篇论文,篇章间的时间跨度长达二十余载。这不仅显示出论者对秋瑾研究的持续与深入,更可见出其对前人及本人此前研究成果的超越与更新。

该书通过对史料细密地爬梳和考辨,剖解秋瑾的思想转向是如何粘着于其生命行迹的改换,不拘泥于所谓的历史公论,疏解开既往言说在秋瑾身世、交游、情感、人格上的盘根错节之处。更为瞩目的是,诸文一方面以小见大、以人论史,将对秋瑾其人其事的阐释置于中国百年风起云涌的宏阔背景中,透过其作品流变、文学形象演化及殉难后时情发酵的过程,窥视二十世纪中国社会的政治历史变迁及寓于其间的文化生态和思想图式。同时,又转过身来以史观人,力图还原立体多面的秋瑾形象——才女与侠女并具,以及秋瑾之于中国革命的双重意义——家庭革命与社会革命并举。

一般来说,以某一人物为聚焦进行研究往往会陷入虚美或夸大的窠臼,而夏晓虹立论作结相对审慎而客观,整体行文将感性叙说与理性思辨相结合,用笔又有文言的质感。

03

《凯列班与女巫 : 妇女、身体与原始积累》

【意】西尔维娅·费代里奇 著

龚瑨 译

上海三联书店

2023年4月版

“‘妇女’不仅是一段需要被看见的隐秘历史,而且是一种特殊的剥削形式。因此,妇女也意味着一个独特的角度,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将重新考虑资本主义关系的历史。”

推荐人

田园

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文学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

推荐语

西尔维娅·费代里奇是意大利裔美籍学者,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者和活动家,《凯列班与女巫:妇女、身体与原始积累》是其代表作。本书将近代初期大规模的“猎巫”运动置于封建主义到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发展史中加以观察,试图回答“为何资本主义的兴起与针对妇女的战争同时发生”这一历史问题。

费代里奇以女性视角对话马克思主义,从妇女身体和劳动力再生产维度重新考察“原始积累”,并对福柯的身体分析及“生命权力”理论提出挑战。在深度剖析资本主义发展史中女性命运的同时,她并未忽视妇女与工人阶级男性的关联。在取自莎士比亚名剧《暴风雨》的本书标题中,“凯列班”象征着被殖民者与无产阶级劳动者,“女巫”则是从遥远的背景走入舞台中央的女性。

■ ■ ■

张莉老师和书评团成员在2023年秋季书单会上

书评团

曹译

程舒颖

查苏娜

胡诗杨

霍安琪

刘溁德

苗琛宇

孙莳麦

谭镜汝

田丽媛

田园

万婧

万小川

易彦妮

余梁映雪

张明月

张馨月

张雪妍

赵浩宇

赵泽楠

郑祖龙

周燕琪

(从左至右 按姓氏拼音排列)

张莉,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第五届最受研究生欢迎十佳教师,“持微火者·女性文学好书榜”主办人。著有《中国现代女性写作的发生》《小说风景》《持微火者》等。主编《暮色与跳舞熊:2022年中国女性文学作品选》《比时间更久:2022年短篇小说20家》《霞光映照之地:2022年当代散文20家》《散文中的北京》等。获第八届鲁迅文学奖文学理论评论奖,女性文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副主任。

《收获》 ***

《收获》 ***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