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神途资讯 > 从古典艺术到当代游戏 无处不在的“哥特风”

从古典艺术到当代游戏 无处不在的“哥特风”

发布于:2024-03-12 作者:admin 阅读:64

由于美学的跨领域特性和继承性,许多有着漫长历史的经典艺术风格,往往能够影响到多种不同的艺术乃至现实生活领域,也能够历经时间的沧桑,一直延续至21世纪的今天。然而,在诸多诞生于文艺复兴前的艺术风格中,似乎唯有“哥特”,能够横跨建筑、文学、音乐、服饰、家居、影视以及游戏等几乎所有与艺术有所关联的领域,并延绵数百乃至上千年而依旧拥有大量拥趸。

相对于其它艺术风格,“哥特”究竟有何特异之处?又为何能够历经漫长的时代变迁后,渗透到今时今日的几乎每一种艺术门类而丝毫不觉落伍?

哥特建筑风格+哥特风服饰的的哥特风摄影

哥特起源:从野蛮到流行文化

相信即便是对“哥特”风格仅是一知半解的人大概也知道,在比较典型的“哥特”风格中,“黑暗”是一大必备要素,除此之外,许多“哥特”风格的艺术作品甚至充满着血腥与仇恨等元素。

而事实上,“哥特”风格的由来,也的确与一段“仇恨”的历史有关。

作为对一种艺术风格的表述,“哥特”更应当写作“哥特式”(),其词源“哥特”(Goths),原本指的是隶属日耳曼人的哥特部族。由于哥特人曾于公元3至5世纪入侵并瓦解了罗马帝国,导致罗马人的后裔——意大利人对其怀恨在心,因此,当文艺复兴来临,希望重振古罗马文化的意大利人,便将哥特人入侵、罗马帝国崩解后的中世纪艺术风格称为“哥特”(),多少含有一些鄙夷其野蛮的意思。

油园作品对哥特人洗劫罗马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文化人的报复就是如此——即便哥特作为一个日耳曼人的部族早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仅剩当年的血脉,开始逐步融入到了欧洲各国(主要是西欧、南欧)国民的血液中,也避免不了被怀恨千年的意大利人用此等方式加以鞭挞。

当然,在这件事上有些小心眼的意大利人大概也未曾想到过,随着时光流逝,哥特风不仅仅存在于建筑、文学、服饰、音乐等中世纪就已经诞生的艺术形式里,而且还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步繁衍到了更多新的艺术形态中,电影、电视、摄影、游戏,甚至是小到字体的设计,都能够融入“哥特”风格。

而“哥特”的艺术特征虽然依旧如初,但在世人的理解中,也早已经没有了“野蛮”的味道——相比起意大利人视为骄傲的文艺复兴时期的那种“新瓶装旧酒”的、以复兴古罗马、古希腊为名义的艺术风格来说,如今已融入包括好莱坞电影在内的诸多流行文化中的“哥特”风在普罗大众当中恐怕更有市场。

传统艺术中的哥特:从建筑到文学

在“哥特”风格被正式定义的文物复兴时期,建筑是这一艺术风格的主要存在领域。

从公园5世纪到15世纪,大量具有相似特征的欧洲建筑被划定在“哥特式建筑”这一范畴当中。

由于中世纪众所周知的“黑暗”属性,以及封建领主、宗教领袖们对内维护统治,对外抵御入侵的客观需要,这一阶段的大型建筑(多为堡垒、教堂、会堂及贵族私宅)往往都包含高耸的尖顶、厚重的石壁、夸张的高度、空间开阔却又略显幽暗的内部以及阴森的地下室或地道等元素,而这些元素也普遍被视作哥特风建筑的主要外在表现。

现存的典型哥特风建筑多为教堂、宫殿一类

与此同时,神秘、哀婉、庄重,以及在精巧的比例控制之下所展现出的,渺小的凡人与伟大的天国之间的强烈对比,成为了哥特风建筑的精神内在。

而有了建筑艺术的这一根基,当“哥特”往其他艺术门类当中逐渐扩展、蔓延时,其所被赋予的新的外在表现和内在气质,也就不难想象和理解了——

譬如,在文学领域,更多存在于通俗文学中的“哥特”文学,常以恐怖、超自然、死亡、颓废、巫术、古堡、深渊、黑夜、诅咒、吸血鬼等为标志性元素,偏爱黑暗凄凉的场景;在音乐领域,哥特风从早期的冰冷厌世却又具有细腻的美感,到摇滚乐诞生后催生出颓废、压抑、阴暗,甚至是充满死亡和恐怖的“哥特摇滚”。

至于雕塑、绘画、工艺设计这些视觉艺术当中的哥特风,则在很大程度上则可以视作哥特建筑在这些领域内的横向迁移——毕竟,在当时的欧洲,建筑、雕塑、绘画与工艺设计艺术之间具有极高的相通性,甚至不少从事上述艺术的都是同一拨人。

当代艺术中的哥特:吸血鬼成为流行符号

时间来到20世纪,由于科技的进步,新的艺术形式不断出现——电影,电视,以及被称作“第九艺术”的游戏,都是很难被过去的艺术体系所囊括,甚至无法按照旧时代的艺术理论来进行分类和理解的崭新艺术形式。

而在这些崭新的艺术门类当中,哥特风格也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

最早的哥特风电影,被认为出现在1922年——由丹麦导演本杰明·克里斯滕森 ( , 1879~1959)所拍摄的影片《女巫们:历代的巫术》(The : the Ages)。在这部看似是纪录片,实际却只是汇集了各种古代欧洲传说的黑白电影中,死亡、巫术,以及在欧洲的基督徒们看来不可理解的神秘异教等,都成为了吸引眼球的重要元素——该片也因此被后人视作哥特电影的真正起源。

不过,真正让哥特电影成为一种电影艺术风格的,却当属德国人F·W·茂瑙所导演的《吸血鬼诺斯费拉杜》。该片不仅是延续近百年的“吸血鬼”题材电影的开山鼻祖,同时,由于全片在荒凉的古堡外实地拍摄,吸血鬼的形容枯槁、眼眶深凹、牙齿暴凸、肩耸背弯尖耳的模样也都得益于逼真的道具和化妆,真实的程度远超过想象,也因此被视作德国早期表现主义电影的代表作之一。而由于整部影片的黑暗、恐怖氛围,以及对吸血鬼这一哥特文学经典题材的直观呈现,《吸血鬼诺斯费拉杜》也被认为是哥特风格电影的里程碑式作品。

艰难挑选出一张不那么恐怖的《吸血鬼诺斯费拉杜》剧照,百度请谨慎

可以说,如今的影迷们所津津乐道的《剪刀手爱德华》、《惊情四百年》、《僵尸新娘》等哥特风电影,或多或少都受到了早期这两部鼻祖级作品的影响。

而更晚出现的哥特风电视、哥特风游戏,则在很大程度上又是哥特风电影在这两个领域当中的延续。

如在电视剧领域,被许多剧迷所追捧的美剧《真爱如血》,让人尖叫的《美国怪谭》,以及年代稍早,但剧名却十分直白的《美式哥特》,都是哥特风电视剧的代表。

在游戏领域,年度跨度最久的当属吸血鬼题材的《恶魔城》系列,视觉表现上最为出色的当属《鬼泣》系列,对行业影响最为深远的则当属开创了一种游戏类型的《暗黑破坏神》系列——这些,都是具备典型哥特式风格特征的经典系列,相信也是不少人心目中的永恒经典。

游戏中的哥特元素:哥特也可以很华美

虽然哥特风在游戏界早已存在,甚至诞生了许多伟大的系列,但整体呈现哥特风的游戏,无论是对低龄用户、女性用户,还是对于从文化属性上与“哥特”有所不符的亚洲用户,都或多或少存在着难以逾越的距离。

不过,作为一种融建筑、雕塑、绘画、文学、音乐甚至影视等多种艺术手段于一体的“第九艺术”,游戏设计师们自然知道如何恰当吸收哥特风中的有益元素,又如何从整体上规避其不利于大众化的一面——十几年前,一款来自韩国的客户端网游《奇迹MU》,就做到了这一点。

如果你还记得地下城、失落之塔、卡利玛神庙一类地图场景中的诸多细节,还记得游戏里那些有着浓厚宗教色彩的高大建筑,以及一些色泽黯淡,充满尖刺、造型夸张的铠甲,那么你一定会意识到哥特风在这款游戏中的存在。

不过,作为一款面向亚洲地区用户的21世纪网游,《奇迹MU》在开发商网禅()富有经验的设计师们手中,又融入了更多更容易被东方人所理解和接受的艺术风格,使得游戏在整体表现上显得并不那么“哥特”,反而多了一些东方式的唯美。其中如装备在达到一定强化阶段后华丽的流光特效,以及不同造型、不同风格的羽翼,更是典型的亚洲网游特色。

当然,随着玩家游戏体验的深入,以及对游戏世界观背景了解程度的加深,慢慢又会发觉,其实《奇迹MU》的剧情背景,又是一个极具“哥特风”要素的故事:来自异域的魔族野蛮入侵,各地勇士集结后奋起抵抗,却也难以阻挡整个世界的逐渐崩坏,唯有期待英雄降临,替旧世界逝去的英灵们复仇,夺回已经被践踏的世界。

哥特风与华美并存

换句话说,《奇迹MU》就是这样一部哥特风元素无处不在,却又在整体上呈现出华美一面的MMRPG作品。

————————————————————————————————————

关注“任玩堂”,之一时间掌握各种游戏、动漫资讯。各类游戏评测、详尽攻略尽在任玩堂

这个账号可真有趣啊,你还不点一下右上角关注吗?

二维码

扫一扫关注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本站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的内容,请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文章